Hi!请登陆

持证实操初体验:我这只 “新蛤蟆” 与本地火腿的无线电故事​

ThinkPink211 2025-9-22 100 9/22
     
      各位朋友,大家好!我是一名刚拿到业余无线电操作证的 “新蛤蟆”,但说起来,我对无线电的研究已经断断续续坚持了多年。今天,想以 “理论老玩家、实操新选手” 的双重视角,跟大家聊聊业余无线电 —— 这个让我琢磨了很久,如今终于能合法 “上手”,还结识了不少本地同好的奇妙领域。
      可能很多人对业余无线电还比较陌生,觉得它离生活遥远,甚至会和专业通信设备、非法操作混为一谈。但对我来说,它早就是书架上摞满的《无线电通信原理》教材、抽屉里攒下的废旧电路板,以及无数个在网上查资料、看爱好者实操视频的夜晚。直到最近拿到操作证,我才真正从 “隔着屏幕看别人玩”,变成了能合法调试设备、呼叫同好的一员,这种从 “理论” 到 “实操” 的跨越,比当初第一次弄懂天线驻波比原理还要让人兴奋。
     先跟大家明确下,到底什么是业余无线电?官方定义里,它是经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批准,爱好者出于兴趣、不以盈利为目的,自行制作、使用设备,从事技术学习、研究和实验的活动。对我这种 “研究党” 来说,这个定义特别实在 —— 过去我对着电路图琢磨 “怎么改进天线信号”,对着频段表幻想 “在哪个频率能接到附近火腿的呼叫”,如今有了操作证,这些曾经的 “空想”,终于有了合法落地的底气。简单说,就是我们在守规矩的前提下,用自己的设备和同好交流,把书本里的技术变成真实的电波。
和手机、微信这些日常通信工具比,业余无线电的独特优势,我早从资料里翻来覆去看过无数遍,但真正实操后才有了更真切的感受。手机靠基站和网络,一旦遇到地震、洪水毁了基站,或是去山区、沙漠没信号,就成了 “砖头”。而业余无线电不依赖公用网络,设备正常、频段合适,就能实现远距离通信。前阵子我去郊外测试设备,手机信号时断时续,可打开自己组装的电台,很快就收到了本地一位老火腿的呼叫 —— 他是位玩了十年无线电的前辈,不仅耐心教我调整频段参数、判断信号传播方向,还跟我分享了本地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活动规律,比如每周六下午大家会在特定频段集中交流,甚至会组织户外通联活动。那种 “靠自己的技术连接同好” 的亲切感,比单纯在书上看到 “应急通信优势” 要温暖得多。
       对我而言,业余无线电的价值,早就不止于 “能通信”。过去研究时,为了搞懂一个电子电路,我会翻遍旧教材、在论坛请教老玩家;为了尝试做简易天线,我把家里的旧电线拆了又接,反复测试信号强度。这个过程里,我不仅摸清了无线电通信原理,还练出了动手修设备的本事 —— 曾经连焊锡都拿不稳,现在看到小故障,基本能判断是电容还是电阻的问题。身边不少刚入门的朋友问我 “怎么快速上手”,我总说 “多琢磨、多试错,多跟本地老火腿请教”,毕竟我也是从 “对着电路板发呆” 到 “能独立调试设备”,还多亏了前辈们的指点,才少走了很多弯路。
      不过这里必须提醒大家:就算像我一样研究多年,想合法玩业余无线电,也得先考操作证、办电台执照。无线电频率是公共资源,要是乱占频段、不按规矩操作,很容易干扰别人,甚至违反法律。我当初考证时,虽然很多理论知识已经熟悉,但还是认真复习了法律法规,毕竟 “懂技术” 更要 “守规矩”,这样才能让整个业余无线电环境更健康,也能让我们和本地同好的交流更顺畅。
选设备方面,也给新玩家提个醒:不用一开始就买贵的。我现在用的还是几年前组装的入门级设备,虽然性能不算顶尖,但足够我和本地火腿通联、测试不同环境下的信号表现。上次去郊外和前辈通联时,他还调侃说 “设备是其次,能把基础设备玩明白,比拿着高端设备瞎操作强多了”。等以后经验多了,再考虑升级设备也不迟,关键是选正规厂家的产品,符合国家标注,这样通信安全才有保障。
       最后想跟所有和我一样的 “新蛤蟆” 说:不管你是刚入门,还是像我这样 “研究多年才持证”,业余无线电的魅力,都藏在 “和同好交流、在实操中成长” 里。现在我每天最期待的,就是下班后打开电台,听听有没有本地火腿的呼叫,有时候聊设备调试技巧,有时候聊周末去哪里测试信号,偶尔还会约着一起参加本地爱好者的小聚会。如果你也对无线电感兴趣,不妨从了解基础知识、考取操作证开始,相信我,当你第一次通过自己的设备听到本地同好的声音时,一定会明白这份热爱的意义。
希望更多朋友能走进业余无线电的世界,咱们一起在电波里交流、学习,感受这份身边的独特乐趣!
- THE END -

ThinkPink211

9月22日15:54

最后修改:2025年9月22日
0

非特殊说明,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。

共有 1 条评论

回复给 一位 WordPress 评论者 点击这里取消回复。

  1. 一位 WordPress 评论者

    您好,这是一条评论。若需要审核、编辑或删除评论,请访问仪表盘的评论界面。评论者头像来自 Gravatar